近年來因為網路環境與技術的演進、3C產品日益普及,上網人口持續增加,根據調查推估,2020年台灣12歲以上人口整體上網率達83.8%,各種網路服務不斷的延伸,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是,我們的網站對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嗎?
無障礙是為每個人所設計
身心障礙者受限於視力、聽力、活動力或認知能力,上網恐怕要比一般人多了些不便。但是,當你的網路速度較慢、或是電腦很舊,是不是也會lag到讓你懷疑人生呢?
所以,什麼情況下會需要無障礙網站:
- 網路很慢或電腦很舊
- 無法正常操作滑鼠
- 視覺障礙、色盲、老花、近視
- 聽覺障礙
- 智能障礙、認知障礙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除了要求國家要確保物理環境、交通工具的無障礙之外,也包含了資訊與通訊科技及系統的無障礙/可及性(Accessibility),保障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取得各種對公眾開放的網路服務。
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平等進入網站並獲取完整資訊,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生活,「無障礙網站」的概念便產生了。
無障礙網站設計原則
設計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時,有哪些原則要注意呢?
負責制定規範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制定了網站無障礙規範2.0版,有所謂的「 4 原則、12 指引及 66 成功準則處理」供網站設計者參考。
這裡舉出其中一些要點:
- 說明網站及程式架構:方便查找各項功能及內容,知道如何操作。
- 無障礙版也要完整功能:如網站需用多媒體資訊呈現像是地圖,可另建立網址推出無障礙版,以其他方式提供資訊,仍要有完整的功能。
- 輕鬆輸入驗證碼:視障朋友甚至一般民眾,常因看不清楚驗證碼而沒辦法輸入,所以驗證碼須加上語音提示,或少用圖片做為驗證就能輕鬆操作。
- 圖片加上圖說或替代文字:發表照片或插圖時,加註圖示文字說明圖片內容及樣式,有助視障朋友閱讀;一般民眾如因網路斷線無法顯示圖片,也大致能從圖片的描述得知內容。
- 少用閃爍畫面:有些有痙攣疾病的人可能會因為閃爍的視覺內容而引發痙攣,多數人直到發作前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疾病,所以少用閃爍畫面,讓民眾安全操作。
- 影片加字幕或手語:除方便聽障朋友,也方便一般人不便開喇叭時,仍能輕鬆了解影片內容。手語畫面占螢幕畫面的比例至少1/6以上,才看得清楚。
無障礙網站認證分級
網站經過審核,就可以獲得「無障礙標章」,代表網站擁有更好的操作機能。目前的2.0版規劃從A到AAA、3種等級的無障礙網站標章,等級越高代表網站的無障礙/可及性(或稱親和力)越好。

3C科技成輔具
「沒有什麼事情在 iPhone 上,你能做而我不能做的!」
全盲的靈魂樂手史提夫汪達
除了網路空間的無障礙設計之外,拜科技進步之賜,人手一支的手機或平板也成為了視障朋友重要的資訊媒介及生活輔具。以蘋果的iPhone為例,除了有好用的「旁白(Voice Over)」及Siri功能外,近期更將推出視訊手語服務(SignTime)、Apple Watch輔助觸控功能、以及一系列支援眼動追蹤、助聽器等輔具的功能。
在家滑手機也可以支持視障者生活
防疫宅在家只能滑臉書嗎?透過智慧型手機、你也可以隨時助人。
由丹麥人Hans Jorgen Wiberg開發的一款名為 Be My Eyes「成為我的眼」 的手機應用程式,藉由媒合視障者的需求與線上志工,透過手機即時視訊,來幫助視障者解決生活中臨時需要他人協助的需求,例如確認衣服顏色、查看食品包裝上的保存期限等。
Be My Eyes這項服務自2015 年推出後迅速成長。到2021年,已經有 30 萬名全盲或低視力者加入尋求協助;作為「眼睛」的志工,更高達 470 萬名。
這項媒合服務完全免費,而蓬勃發展的關鍵,除了仰賴志工的熱心,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或許你也可以親身下載使用、成為盲人的眼。
參考資料
「2020年台灣網路報告」公布
https://www.ixresearch.com/news_12_11_20_twni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
https://accessibility.ncc.gov.tw/
11176.社福開箱文:要如何設計無障礙網路?
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20/08/23/11176/
Apple 為身障人士更新軟體 SignTime 聯繫手語翻譯師服務上線!
https://udn.com/news/story/11017/5479970?from=udn-relatednews_ch2
線上志工超有用,全球 14 萬視障者用 App 獲得視覺服務
https://lab.ocf.tw/2020/02/19/column-3/
發表迴響